中文版    |     ENGLISH    |     永利集团304官网

永利集团要闻

yl永利集团304am2025年度第2期“山海讲堂·行业先锋”圆满举办

(通讯员:yl永利集团304am研究生会)4月9日,受yl永利集团304am青年教师联谊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伦理》教学团队邀请,我校24级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博士、高级工程师富强走进研究生《工程伦理》课堂,并出席yl永利集团304am2025年度第2期“山海讲堂·行业先锋”(总第11期)活动作专题报告。他曾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亦庄新城)总部创新合作部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调解中心秘书长。在工作中,他为中国建筑等中央企业在成本数字化、合同标准化等方面总结出了详实的实践案例和系统解决方案。本次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晓伟老师主持,校内外一百六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A3C22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和“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等重要指示,最高人民法院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贸促会等建立了“总对总”(与有关中央单位协同化解本领域、系统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在线诉讼调解对接机制,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建设行业的创新发展。在报告环节,富强以“建设行业多元纠纷化解的机制及治理趋势”为题,立足当前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化的时代背景,深刻阐释了我国建设行业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富强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细致讲述了建设工程合同及价款争议、物业合同纠纷、房地产买卖及交付质量矛盾等国内典型行业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机制。另一方面,他强调了随着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在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涉外法治建设是国家大局,并介绍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调解中心在促进国内国际建设行业纠纷解决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建设行业未来的治理趋势需要从“事后诉讼”转向“事前调解”,通过合同标准化及价款支付信用体系的构建降低纠纷矛盾发生率,加快建立政府监管、市场调解、社会参与的“三维治理”模式,创新建设行业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多跑腿、当事人少奔波”。总之,整场报告既有宏观视野,又具微观洞察,以实践探索创新,大大开阔了与会师生的视野,让大家体会到了每个人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在互动环节,富强与现场师生就相关的非诉讼解决机制、智能技术应用、职业规划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并为提问者赠送由富强本人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建设工程土建分包合同编制范例》(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年出版)一书。最后,黄晓伟老师作为学校代表,为富强颁发了主讲人证书和专门订制的“工程师之戒”。

3E62C

“山海讲堂”作为具有鲜明建工行业特色的学院品牌论坛,多年来坚持弘扬“建功立业”特色的学院文化,服务于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此次“山海讲堂”继续走进《工程伦理》课堂,邀请行业一线专家结合工程管理经验为研究生讲授工程伦理问题,尝试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新模式,促进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联动。